〔 造言捏词 〕捏造虚假的言词
〔 强词夺正 〕同“强词夺理”
〔 析辨诡词 〕见“析辩诡辞”
〔 清词丽句 〕指清新美丽的词句
〔 张大其词 〕张大:夸大。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
〔 情见乎词 〕见“情见乎辞”
〔 舞词弄札 〕犹言舞文弄墨
〔 虚词诡说 〕虚:虚假;诡:欺诈。虚假不实的话
〔 一面之词 〕单方面的言辞;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
〔 支吾其词 〕言辞躲躲闪闪;搪塞应付(支吾:言词不清)
〔 属词比事 〕见“属辞比事”
〔 淫词艳曲 〕黄色的、不健康的诗歌、词曲
〔 骚人词客 〕同“骚人墨客”
〔 以词害意 〕见“以辞害意”
〔 遣词立意 〕同“遣辞措意”
〔 义正词严 〕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
〔 词严义密 〕措词严谨,道理周密
〔 词严义正 〕措词严肃,道理正当
〔 词言义正 〕词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
〔 反经合义 〕虽违背常道,但仍合于义理
〔 义无反顾 〕义:宜;应该做的事;反顾:回头看。做正当合理的事;只有上前的事;绝不回头
〔 义不反顾 〕反顾:回头看。①义:通“议”,考虑,打主意,选择。决策时连回头看的功夫都没
〔 义刑义杀 〕适当的刑罚与死刑
〔 潜台词 〕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。比喻不明说的言外
〔 众口一词 〕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
〔 出词吐气 〕犹谈吐
〔 谄词令色 〕说奉承人家的话,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。《东周列国志》八○回:“勾践为人机险
〔 枝词蔓语 〕指繁冗芜杂的言辞。亦作“枝辞蔓语”
〔 丽句清词 〕华丽清新的辞句
〔 过甚其词 〕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
〔 含糊其词 〕含糊:不明确,不清晰。词:话语。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,不清楚,不明确
〔 百喙一词 〕犹言众口一辞。同“百喙如一”
〔 理正词直 〕道理正当,言词朴直
〔 命词遣意 〕见“命辞遣意”
〔 虚废词说 〕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
〔 出言吐词 〕见“出言吐气”
〔 词清讼简 〕词讼清简。谓狱讼稀少,政事清闲
〔 空费词说 〕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
〔 才尽词穷 〕词:文词;穷:尽。才学用尽,言词枯竭。形容学识浅薄
〔 词华典赡 〕文词华丽,用典周备
〔 一面虚词 〕单方面所说的假话
〔 玩弄词藻 〕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
〔 理屈词穷 〕理:道理;理由;屈:短;尽;穷:穷尽。理由站不住脚;无话可说
〔 词不逮意 〕犹言词不达意
〔 兴词构讼 〕兴词:撰写并呈递状词;构讼:打官司。写关词打官司
〔 万口一词 〕比喻意见一致。同“万口一辞”
〔 词穷理绝 〕同“词穷理尽”
〔 各执一词 〕执:坚持。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。形容意见不一致
〔 枝词蔓说 〕指繁冗芜杂的言论